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
——“缅怀革命先烈,厚植爱国情怀”研学活动
——“缅怀革命先烈,厚植爱国情怀”研学活动
发布时间:2023-04-05 查看次数:
抗大精神: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,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,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
抗大校风:团结紧张,严肃活泼
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缅怀革命先烈,引导同学们铭记党的历史,厚植爱国情怀,4月1日清明节前夕,数信学院党委组织部分师生重走抗大路,前往前南峪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,开展“缅怀革命先烈,厚植爱国情怀”研学活动。数信学院党委书记李东波老师,数信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建志老师,数信学院学管办、团委负责人赵晓亮老师,辅导员彭丽帆、王晓娟老师,数信学院第十届团委·学生会学生干部代表、各学生社团负责人及各年级学生代表共计1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
在前往途中,张建志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此次前往的目的地——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,位于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,南倚太行,北眺浆水川,居高临下,气势雄伟,是全国建馆最早、规模最大、全面反映抗大发展史的专题性陈列馆,也是“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”。在经过抗大路时,赵晓亮老师向同学们强调,红旗是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下染红的,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前辈们的牺牲与奉献,学院组织大家在清明前夕重走抗大路,举办“清明祭英烈”活动,旨在让青年学生铭记党的历史,传承抗大精神红色基因,树立远大理想。
上午10时许,我们抵达此次活动的终点,坐落在前南峪村南口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,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前的抗大群雕——“烽火熔炉”前,面向党旗、团旗重温入党、入团誓词,缅怀先烈,礼赞英雄,大家声音激情澎湃,铿锵有力,喊出了自己内心的坚定信念。

拾级而上,登上抗大陈列馆前的108级台阶,在解说员的带领下走进宽阔的展览大厅,同学们专注地倾听着革命前辈的故事,了解抗日战争中的革命英雄,一张张黑白照片、一件件实物,让人们仿佛穿越到那个战火纷飞、激情燃烧的岁月。

“认字就在背包上,写字就在大地上,课堂就在大路上、桌子就在膝盖上”,那是怎样的一群人,幕天席地,吃糠咽菜,在这种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下,却形成了如此乐观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浓厚的学习氛围,就在这样艰苦条件下,抗大在前南峪培养了18000名学员,奔赴全国,成为革命工作的骨干力量,抚今追昔,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,怎能不只争朝夕,好好学习,不负英烈的付出。

随后我们参观了位于安庄村的抗大总校卫生处,其中包括齐心老妈妈的故居,艰苦的环境最能锻炼人:“我于1939年至1941年间,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投身革命并直接走向抗日前线,经过战争的考验,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女,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,矢志为革命事业贡献毕生。在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战斗经历是我人生中永远的丰碑,它影响和鼓舞了我以后整个的人生道路,对此我永远珍视并终生铭记。”齐心老妈妈在《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——忆我在太行抗日前线抗大的战斗生活》一文中说。千辛万苦,此心不改,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,正是中华儿女有许许多多的抗大人的流血牺牲,换来了今天的太平盛世。
返程前,李东波书记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,李书记指出这次活动是对各个学生的一次思想教育,让大家学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顽强精神,并让每一位同学都深刻体会到我们现在幸福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。同时李书记对这次活动途中的纪律性进行了高度评价,呼吁大家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,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。
抗大陈列馆和旧址的参观结束了,抗大校歌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,“黄河之滨,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。人类解放,救国的责任,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。同学们,努力学习,团结紧张、严肃活泼……”相信经过参观抗大陈列馆和旧址,让同学们领略了抗大精神和校风,这将深深地镌刻在每个同学的心中,历久弥新。


数信学院
2023年4月1日